横州大头菜
都说广西人很接地气,其实我们的食物名字也很接地气。在广西横州,就有一种看起来有点“土”,名字也有点“土”的蔬菜——横州大头菜。
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《扬州书舫录》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,其中,满汉全席(四)——千叟宴中“酱菜四品”(宫廷小萝葡、蜜汁辣黄瓜、桂花大头菜、酱桃仁),大头菜便列于其中。
横州种植大头菜有上千年历史,在乾隆年间就已驰名中外,因其形状类似佛手,也被称为“佛手大头菜”。
横州大头菜主要产区在广西横州的南乡、峦城、校椅等乡镇,其中南乡镇的陈塘村的大头菜最为著名。南乡镇陈塘村位于西津湿地郁江河道边缘上,清澈的河水与肥沃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、硒、钾等矿物质,使得大头菜品质尤为出众。
横州大头菜个头奇大,一颗普通的大头菜可重达3公斤,最大的可达6公斤。经过腌制后,大头菜呈现出金黄色,纤维含量低,口感极其脆嫩,富含丰富的钙、硒、钾等营养元素。其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高,散发出浓郁香气,口感松脆,素有“土鱿鱼”之美称,备受消费者青睐。
横州大头菜一般在秋季种植,冬季收获,制作方法如下:
①收获后先清洗干净去泥,然后切成一厘米厚的片状。
②将这些菜片加入生盐放入水缸或专用的水池中腌制7至10天。
③腌制完成后,将菜捞出晒干,再加入熟盐继续腌制7天。
④这个过程可能重复多次,每次腌制完成后都要晒干表皮水分。
最后,将腌制好的大头菜贮藏于瓮缸内。
由于其耐贮藏的特性,大头菜也成为横州民间家庭常备的贮藏美食。
2023年,横州市大头菜种植面积达3.11万亩,产鲜菜9.3万吨,加工成品菜约6万吨。横州现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加工大头菜,产品畅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。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